close
小時候,每到黃麻採收期,和父親一起刮取黃麻纖維﹑拿麻骨剖成屎篦﹑用麻骨當火種引火﹑用麻芛的綠色泡沫洗頭;坐在屋簷下的長椅條上頭,吃一大碗麻芛飯﹑﹑﹑﹑這一長串的童年記憶,清晰鮮活,彷彿昨天才發生﹑﹑﹑﹑
三百多年前,游念四從大陸的詔安縣,攜帶著各種農作物種子,遷移到現今嘉義游厝庄墾殖,其中的黃麻種子,在台灣開花結果,是台灣黃麻栽種史源起。
日治時期,由於農工業的發達,因應稻穀﹑米與糖的運銷,大量需要麻袋包裝,於是鼓勵農民種植,全島栽培面積逐年增加,1939年(民國28年),全島栽培面積達23,121公頃之多,是黃麻栽培達最高峰的一年。
黃麻纖維有生黃麻與熟黃麻兩種,生黃麻又有鮮麻與乾麻之分,未經曬乾的稱鮮麻,曬乾後的稱乾麻;生黃麻主要用途在編結農具繩索﹑生麻布﹑單絲袋﹑席經等。熟黃麻是經脫膠處理後取得的精洗纖維﹐一般供麻紡廠紡製麻袋﹑細麻布等﹐是重要的包裝材料。
臺灣紡織工業的發展,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(1914~19年)以後,那時,日本本土的紡織品因國際市場的迫切需要,供不應求。因此,臺灣的紡織工業,有了發展機會;而以1923年達最高峰,但以織製麻袋為大宗。且其用途並非供臺灣人民消費,而是用以包裝糖、米,運回日本供其人民食用。
台灣第一家製麻業「台灣製麻株式會社」,創立於西元1912年(民國元年),社址在「豐原29番地」,現今豐原火車站西側東北街的機器車保管處﹑舊倉庫﹑發財大樓以及隆豐社區一帶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